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院所新闻→媒体报道
新华网:【保卫黑土地 筑牢大粮仓】拓荒增产 科技赋能 盐碱地变身丰收田
文章来源:新华网 发布时间:2021-07-23

新华网松原7月22日电(孙蒙蒙)7月21日,“保卫黑土地 筑牢大粮仓”网络主题活动采访团走进吉林省体量最大的农垦企业——松原市乾安县大遐畜牧场。一望无际的玉米地整齐划一,微风吹过,顶端的叶子随风飘动,仿佛在欢迎着四方的来客。

“土地集约化经营、机械化作业、科学化种植,粮食产量增加了,粮食安全也有了保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及大遐畜牧场,畜牧场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启雷滔滔不绝,“现在一公顷玉米产量可达三万斤,这搁以前是想都不敢想。”

生于1980年的刘启雷作为“大遐二代”见证了畜牧场的变迁发展。据他介绍,上世纪六十年代父母从山东诸城迁移到吉林松原大遐畜牧场,彼时的大遐畜牧场荒芜待开垦。在几代人努力下,畜牧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今传承父辈精神,刘启雷在为大遐的现代农业发展做出自己的努力。

2019年对大遐畜牧场来说是特殊的一年。这一年大遐畜牧场利用土地国有便于集约的体制优势,在遐字分场通过返租土地、职工以土地入股方式,共计集约土地20550亩,遐字分场304户职工全部入司,并一次性签订10年期合同。

有了“规模化”,还要“科技化”来支撑。

多年以来,大遐畜牧场投入资金硬化地面6000平,建设库房2000平。购进了世界大型先进的现代化农机具,并安装GPS导航仪,应用远程操作系统,实现了无人驾驶,为发展大规模机械化、现代化农业奠定坚实基础。

由于土地的特殊性质,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作为技术支撑单位进驻到畜牧场内,多年以来,创造性地运用水肥一体化、测土配方施肥、秸秆翻埋还田、浅埋滴灌等农业高产高效技术,使耕地薄田变肥田,低产田变高产田。

“这里的土壤属于盐碱地,传统的耕作方式很难达到效果,我们的研究团队根据这里的特定环境,运用水肥一体化等技术进行耕种。”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刘慧涛介绍说,从2019年开始,这里的耕种面积从1.5万亩发展到7万亩,产量从400余公斤增加到了800公斤。

不仅如此,大遐畜牧场还在规模化经营的基础上扩大耕种模式。现在,这里包含了黑果花楸1050亩、中草药1500亩、玉米水肥一体化种植65000亩。

“玉米水肥一体化种植基地在2020年已产生丰厚收益,在局部遭受严重自然灾害情况下喜获丰收,亩产最高达到1000公斤,创本地玉米单产新高,平均产量比周边农民常规种植模式增产30%以上。参股职工除获得每亩400元保底收益外,多分红利70多元,每公顷土地实收7000元以上。”乾安县大遐畜牧场党委书记刘子良介绍说,看今年玉米的长势,产量可能将再创新高。

薄田变肥田,低产变高产。大遐畜牧场鲜活的例子摆在了眼前,而这样的“奇迹”,还在这片广袤的吉林大地上继续上演,从过去,到将来。


原文链接:http://my-h5news.app.xinhuanet.com/xhh-pc/article/?id=f1bbbfeafe0c2859cbcebe5c25fcfc11

版权所有: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 技术支持: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
联系地址: 吉林省长春市生态大街1363号   邮  编:130033
联系电话:0431-87063030   传  真:86-0431-87063028
ICP备案号: 吉ICP备0900351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