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院所新闻→媒体报道
吉林日报 凭本事,海归专家打了“翻身仗”!
文章来源:吉林日报 发布时间:2019-07-03

  “农民,不相信官衔,更不相信学历,他们只相信眼前能看到的真实惠。所以,三农工作者,只能是踏踏实实拿出点真本事来!”曹铁华靠着这样的“秘诀”,在大兴村打了一场“翻身仗”。
    “海归来种地?肯定是个花架子!”2017年,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海归专家曹铁华及助手,带着“玉米秸秆深翻还田下降解地膜覆盖耐冷丰产技术模式”来到敦化市翰章乡大兴村。村民老王心里并“瞧不起”这些戴眼镜的“高学历”。
    老王的理由有三:第一,种地的苦他们吃不了。第二,农村的寂寞他们受不了。第三,外国经验在中国大地上不一定好使。
    这一年,老王以出租的方式,答应曹铁华在他的两公顷土地上用新技术种玉米。
    4月,农民们还在备种,曹铁华和他的助手已经在地上覆膜并播上了玉米种子。
老王笑了,心想:“哼!种早了!”
    再看看专家们用的种子,老王忍不住了,说:“我们敦化地处低温冷凉地区,大兴村更甚,所以,我们历年都种早熟品种,你们选这中熟品种,庄稼就全瞎了。”
    5月、6月、7月,老王的玉米长势竟然被曹铁华的远远落下了。
    老王不敢相信,常常拿手机去地里拍照,记录地里的变化。
    老王看着曹铁华蹲在地里吃盒饭的样子,觉得这个高学历的海归,比自己还像个农民。
    秋天是个检验成果的时刻。老王要亲眼看看这个曹铁华到底能打多少粮。
    ——每公顷12300公斤!
    老王简直“惊掉了下巴”, 这几乎是他的单产的二倍。
    老王二话没说,找到曹铁华:“明年,我要种20公顷!”
    老王说干就干。秋天,秸秆粉耙还田,增强肥力;春天,覆可降解地膜,提高地温;改种中熟品种,提高玉米产量和品质。曹铁华的技术简单易操作,老王早就看会了。2018年,老王算了算账,每公顷增收5560元,20公顷共增收11万元。
    老王胆子更大了,他决定将自己流转的100公顷土地,全部用曹铁华的新技术耕种。
    今年7月,老王的100公顷土地明显比其他农民的苗情更好, 村民们也似乎按捺不住了,成帮结队地前来参观。
    老王打心眼儿里佩服曹铁华,每次见到曹铁华和其助手一进村,老王大老远就扯着嗓子喊:“哎,兄弟!来家喝点……”

版权所有: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 技术支持: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
联系地址: 吉林省长春市生态大街1363号   邮  编:130033
联系电话:0431-87063030   传  真:86-0431-87063028
ICP备案号: 吉ICP备0900351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