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院所新闻→媒体报道
吉林人民广播电台 三代农业专家接力扎根贫困乡,唱响精准扶贫三部曲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17-02-04

28年前,吉林省西部镇赉县嘎什根乡,十年九涝,土地盐碱化严重,农民生活

【出录音】吃粮靠返销,花钱靠贷款,农业生产还是靠老天。

1988年底,吉林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的4位农业专家驻扎嘎什根乡,通过以稻治涝,以稻治碱,以稻致富,让嘎什根乡大变样。

【出录音】我93年盖的全是砖房,花了3、4万。

【出录音】我们这嘎什根的蒙语实际是一家人的意思。

三代农业专家,从30后到80后,从1988到2016,心系嘎什根乡,情牵贫困农民。

【出录音】做一个中国的农业科学家来讲,离不开农民,也离不开土地。你要扎根农村吧,这种精神必须得发扬下去。

28年,省农科院三代农业专家,在嘎什根乡贫瘠的盐碱地上谱写了从拓荒种稻、科技升级到产业科学发展的三部曲。请听吉林乡村广播记者采写的录音通讯《三代农业专家接力扎根贫困乡,唱响精准扶贫三部曲》。

今年已经59岁的郭晞明是吉林省农业科学研究院的研究员,也是到镇赉县嘎什根乡扶贫攻坚的第一代农业专家。一听说记者要去嘎什根采访,坚持要亲自开车带我们去。25号早6:30分,我们相约出发,5个小时的路程,郭老师一直滔滔不绝的讲着他们和嘎什根乡的故事,有艰辛有困难,但更多的是苦尽甘来的欣喜:

现在镇赉县是全国水田面积最大的县,镇赉县100万亩啊,是吉林省的十分之一了面积,吉林省1100万亩,嘎什根乡30多万亩吧。

嘎什根乡位于吉林省西部,30年前,全乡6200公顷土地,90%都是白花花的碱巴拉。由于地势低洼,十年九涝,玉米、大豆等旱地作物收成很差,人均年收入只有一百多块钱。原嘎什根乡党委书记姜永平回忆说:

我们当时在整个镇赉县是最穷的乡,一般都没人愿意来。86年受外洪内涝的影响呢,当时是基本上全绝收,人均收入是2块4毛4,那时吃粮靠返销,花钱靠贷款。

旱田的路走不通,只能另找出路。1988年,穷则思变的嘎什根乡党委政府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思路。姜永平:

订了一个路子叫做以稻治涝,以稻治碱,脱贫致富,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经济,是这样一个思路。

思路有了,可是嘎什根乡的农民从来没有种过水稻,这水稻到底该咋种?难题像大山一样横在眼前。在党建扶贫对口联系单位省委组织部的协调下,省农科院水稻所决定在嘎什根乡开展定点帮扶工作。早在1985年,水稻所就开始了对低洼盐碱地开发种稻项目的研究,历经3年已取得初步成效。1988年底,51岁的水稻专家李学谌,带着30出头的隋鹏举、郭晞明,刚刚研究生毕业的赵国臣,一行4人风尘仆仆来到镇赉县嘎什根乡。当专家们看到无路可走的村屯,大片荒凉的盐碱地时,他们惊呆了。去年退休的隋鹏举回忆说:

那前儿相当艰苦,老百姓一点种稻基础都没有,全县根本都没种过水稻。

在了解乡里基本情况后,专家们分成两组,开始走村入户的去讲解水稻种植知识、方法,但说破了嘴皮子,村民谁也不动心。村民胡国学:

就这个漂白的盐碱地你能给水稻种出来?刮风都冒白烟儿了。它怎么能出来水稻呢?都不相信呢!

农民的观念难以转变,就无法大面积推广水稻种植技术。乡干部开始动员村里一些文化水平稍高的农民,拿出地来做示范。胡国学顶着压力,种了2亩试验田:

张乃峰是乡长就找的我,他说的要赔了,我乡里面拿出一部分给你补,咋的也不让你亏了,就这么我才接受它。他们都手指换我,说胡国学瞎得瑟。挺大压力都,冒汗啊,我就告诉你啊打不出粮,这几口人我咋活呀!

直到9月份,看到自家稻田里结出的稻穗,胡国学的心里踏实了:

头一年我拿出二亩地,就收了两千多斤。家里头不用去上银行贷款了,仗义多了,翻过来身了。

第二年,胡国学把家里19亩地全都种上了水稻,看到胡国学种水稻来劲了,原来观望看热闹的村民也纷纷要求种水稻,4位专家成了香饽饽,从早到晚忙个不停。原嘎什根乡副乡长李淑芹:

在水稻没开始插秧的时候吧,给农民就讲水稻技术,紧接着吧开始实践的时候呢,他们就入村入户。我们那时候都不懂,一是大米没看到过,大米没吃过,水稻咱也没种过,可以说,从零开始。

从3月初讲课、育苗,5月份插秧,6、7月份田间管理,一直到9月份秋收,4个专家几乎没回过家。嘎什根乡农业推广站站长王建国:

他们是经常是走家串户,不光支嘴。人家看了着急了,你没在家了,帮着你干。我一看这哪儿是上这来下派蹲点搞技术来了,啥都干了。当成自己家的去看去了。

功夫不负苦心人,到1993年,省农科院4位专家扎根嘎什根乡5年,一边指导农民种水稻,一边总结科研经验,终于在八百里瀚海创造了奇迹,打破了在我省西部盐碱地种不出水稻的陈科旧说。镇赉县水稻面积由当初的4万公顷发展到60万公顷,产量由原来的每公顷4000公斤提高到6000多公斤。曾经一贫如洗的村民们开启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胡国学:

我93年盖的全砖房,花了3、4万。

1995年,经过农业专家7年的驻村指导,嘎什根乡的水稻种植实现达产稳产,茫茫瀚海稻花飘香,完成拓荒任务的4位专家才陆续回到水稻研究所办公。但是每年为嘎什根乡进行科技培训、帮助农民实验选种仍然是他们从不缺席的重要工作。

2008年,省政府提出西部土地整治、增产百亿斤商品粮工程,一直心系嘎什根的赵国臣又和隋鹏举、郭晞明一起,带着第二代农业专家侯立刚,还有80后农业技术员刘亮再次来到嘎什根乡。这一次,他们要做一篇增产增收的大文章。可是到了嘎什根,专家们遇到了新问题。侯立刚:

水田已经发到一定时期了,面临比较大的问题的话就是新开的这种重度盐碱地,它开发完之后技术缺乏,从我们角度我们得把一些现代的这种生产方式引入。一个是对生产中存在的关键问题进行攻关,第二是我们把我们的技术进行系统、集成、组装,形成这种标准化的技术,我们得跟他进行传授。

与此同时,赵国臣团队还选育新的水稻品种,配合新的技术,提高粮食产量。3年时间,吉粳88超级稻通过配套技术,在嘎什根乡表现良好,产量提高9%。同时,水稻基质替代土的研发技术逐渐成熟,2014年在国际专利博览会上,该项技术获得了银奖。在嘎什根乡,能把技术转化为先进的生产力,是侯立刚最为骄傲的事情:

一个好宇集团他是在镇赉县,他有将近3万公顷的土地,他是带动15000个农户。你正常农民就是生产普通水稻市场价卖,他的收入一垧地能有15000左右。但是你通过这种产业化龙头企业,通过这种优质水稻、绿色稻或者有机水稻的生产,农户这种收益会有一个很大的一个提高。整体把产业做起来之后,许多问题都解决了。

嘎什根乡通过科技升级,实现了以稻致富的目标。原嘎什根乡党委书记姜永平:

你到嘎什根各屯看全是砖瓦房,现在人均收入都得上万,你现在他都开着轿车,在县城买楼的都不少。

腰包鼓起来的嘎什根农民,脑筋也活泛了,他们开始主动在种水稻上琢磨新道道了。这个重担又落在了刘亮这批第三代专家肩上:

现在农民的想法不一样了,因为他经过这么多年的积累,农民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他就在想我能不能把水稻产业,做的更高一层次,因为我们是在做这个科学,科学是在不断发展的,肯定会提出来这种更好的方法,并且把它推广示范。

根据市场需求,农业专家引导嘎什根农民种植绿色、有机大米,打造当地品牌,推动水稻产业升级。刘亮:

西部水田就是,完全一块水稻优质生产的处女地,你想怎么做优质,他就有那些条件,只要能把盐碱这块给克服了就可以,怎么能把这个自己的效益提到最大,然后呢现在就是针对这个,我们在搞优质这个技术推广。

短短几年,嘎什根乡党委帮助有能力的农民建起了10家稻米加工厂,俊林、程纪、嫩康等一个个品牌大米走出了嘎什根乡,走出了吉林省。

28年,省农科院三代专家扎根嘎什根乡,接力扶贫。是什么支撑着他们在这里坚守?他们这样回答:

隋鹏举:农科院的科技人员,你要扎根农村吧,必须得有吃苦耐劳的这种精神,把这种精神必须得发扬下去。

郭晞明:那就得上农民地头讲去,你坐办公室写材料搁哪看整不明白,就得和农民接触,聊,了解农民需要啥玩意。</STRONG>

侯立刚:一个团队的传承,一个方法思路性问题。第二就是这种科研这种作风问题。你必须得是非常严谨,非常严肃,非常认真的这么一个态度。

刘亮:如果能通过我们的努力,帮助到更多的人,通过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个人的那个种稻水平吧,让他增收,让他致富,这个是我们最欣慰的一件事了。

听起来简单的几句话,农科院的专家们却付出了一代又一代人的辛勤汗水。2012年李学谌、赵国臣相继离世。隋鹏举、郭晞明这些已近退休和接近退休年龄的老专家仍带着侯立刚和80后的刘亮、刘晓亮、马威一次次的来到嘎什根乡……原嘎什根乡副乡长李淑芹:

嘎什根人民真的不会忘记他们,嘎什根的脱贫,经济发展,确实是水稻研究所在他们的帮助支持,科技扶贫。

“嘎什根”在蒙古族语中是“一家人”的意思。在这里,三代农业专家和村民亲如一家。用服务三农的情怀和科技的力量改变了嘎什根乡贫穷落后的面貌。现在,嘎什根乡水稻种植面积达到1.5万公顷,年产水稻15万吨。嘎什根乡先后获得了“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先进单位”、“全省平安渔业生产示范乡”、“全省粮油高产创建整体推进乡”等荣誉称号,一张张成绩单见证了原来一片白茫茫的碱巴拉,成为富足的渔米乡。原嘎什根乡党委书记姜永平:

实质上践行脱贫攻坚,我认为从那个时候就开始了,是省委组织部给我们派来了这样一支专家队伍,把这种先进的这种技术和理念一步到位,最后这一公里直接插到农户,这是非常难得的。这个产业选得非常准、非常对,这个产业精准了,然后其他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还有不到1年时间,在嘎什根奋战了28年的第一代专家郭晞明也将退休。采访结束要离开时,郭晞明几步一回头,恋恋不舍:</P>

可以说有我的足迹吧,起码我付出劳动,付出汗水了,没白干,老百姓从心里头谢谢你,感谢你咱就满足了。而且现在年轻人已经接的很好了,他们也愿意去,有想搞盐碱地研究啥的,真正得再深入下去,很优秀的。

 

版权所有: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 技术支持: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
联系地址: 吉林省长春市生态大街1363号   邮  编:130033
联系电话:0431-87063030   传  真:86-0431-87063028
ICP备案号: 吉ICP备0900351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