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网络安全定义
网络安全是指通过技术、管理和法律等手段,保护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及服务免受破坏、泄露或篡改,确保系统连续可靠运行和网络服务不中断。
对于机关单位而言,是防御黑客攻击、病毒传播等威胁,保障网络资源合法使用。
对于个人而言,是防止个人信息被窃取或篡改,保证自己的信息或财产不受非法侵害。
二、网络安全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网络安全法》是我国第一部全面规范网络空间安全管理方面的基础性法律,是我国网络空间法治建设的重要里程碑,是让互联网在法治轨道上健康运行的重要保障。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
《数据安全法》是我国数据领域的基础性法律,也是国家安全领域的一部重要法律。
3.《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
《个人信息保护法》是为了保护个人信息权益,规范个人信息处理活动,促进个人信息合理利用而制定的法律。
4.《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
本《办法》是我国首个针对生产式人工智能服务的规范性政策,用于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5.《互联网政务应用安全管理规定》
本《规定》旨在提高互联网政务应用安全防护水平,保障和促进互联网政务应用安全稳定运行。
三、个人信息保护
个人信息是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与已识别或可识别的自然人有关的各种信息,不包括匿名化处理后的信息。
个人信息可能通过钓鱼网站、假WIFI热点、网站漏洞、木马病毒、快递单据等途径泄露。
防范建议:
1.不点击陌生链接、不扫描不明二维码,验证网站真实性后再输入账号信息。
2.不要随意链接公共WIFI热点。
3.要仔细审核App请求授权的权限内容,并谨慎授权。
4.不要在网上随意发布个人照片或其他涉及个人隐私的影像。
5.要对重要信息进行加密保护。
6.证件复印件标注用途,非必要场合使用昵称代替真名。
7.尊重他人隐私,不随意披露他人隐私信息。
四、电信网络诈骗
电信网络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电信网络技术手段,通过远程、非接触等方式,诈骗公私财物的行为。
电信网络诈骗主要包括刷单返利类诈骗、虚假网络投资理财类诈骗、冒充熟人类诈骗和AI技术诈骗等。
防范建议:
1.不透露密码:为银行卡、网上银行、手机银行设置复杂程度较高的密码,不向任何人透露或转发短信验证码或其它形式动态密码。
2.官方渠道办业务:办理银行信用卡及额度提升等业务,一定要通过银行官方平台等可靠渠道进行申请。在网购平台办理退款、退货要通过官方App渠道。
3.加强对电话、短信或社交媒体信息真实性甄别:尤其在接到涉及钱款的电话、语音或视频时,要通过挂断当前电话,主动拨打联系人或官方客服电话等方式确认。
4.下载和使用手机应用程序:在手机官方应用商店下载APP,避免从未知渠道下载。
五、手机网络安全防范建议
1.更新操作系统:及时安装手机操作系统的安全更新,以修复已知漏洞。
2.启用屏幕锁定:设置密码、图案、指纹或面部识别等屏幕锁定方式,以确保他人无法轻易访问您的手机。
3.启用手机定位和远程擦除:在手机丢失或被盗时,启用远程定位和擦除功能,以保护您的个人信息不被盗用。
4.备份手机数据:定期备份手机数据到云端或其他设备,以防止数据丢失。
5.小心点击链接和附件:谨慎处理不明链接和附件,特别是来自未知发件人的短信或电子邮件。
六、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建议
1.使用正版防病毒软件并定期升级更新。
2.安装防火墙软件,监视数据流动。
3.系统要设置密码,密码使用由数字、字母和特殊字符混排而成,而且要经常变换密码。
4.对于来路不明的电子邮件、电子邮件附件或邮件列表要保持警惕,首先用杀毒软件查杀,确定无病毒后再打开。
5.尽量使用最新版本的互联网浏览器、电子邮件软件和其他相关软件。
6.计算机安装的操作系统要及时升级,打好补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