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院所新闻→媒体报道
吉报调查:昔日盐碱地变成米粮川!吉林省农业科学院老中青三代科技人员扎根镇赉县试验站33载终圆梦
文章来源:吉报调查 发布时间:2021-10-10

十月的镇赉原野,金灿灿、沉甸甸的丰收果实在秋风中摇曳生情,人们陶醉在稻浪起伏的丰收沃野,拥抱美丽的、丰硕的金秋。置身试验田,马巍更是感慨万千,近三年的试验,终于取得了可喜成功——每公顷产量提升了16倍之多,这是他和三代农科人三十三载奋斗的战果,是奉献给这片热土最美的礼赞,是对自己神圣事业与美好青春的致敬。

在白城市引嫩入白白沙滩灌区重点试验站,金黄的稻田预示着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

昔日盐碱地变成米粮川,源于科技助力。2019年,吉林省农科院水稻所与白城市引嫩入白建设管理局达成协议,开展苏打盐碱地修复,为苏打盐碱地的高效利用和高标准农田建设提供依据。建设重点试验站主要是为了盐碱地水稻节水、治碱和增粮,实现节水增粮、治碱增粮和增地增粮,从而为白城市盐碱地开发提供技术支撑和良种保障,向盐碱地要效益。

当年,马巍他们来到这片试验田时,这里寸草不生。他们一共拿来了82个品种、做了14个盐碱改良处理,采用良种、良田、良法三种这种模式,再配套相应的栽培技术,对此进行改良。通过两年时间的改良,如今这45公顷重度盐碱地全部变成高产良田,产量由原来每公顷1000斤提升到现在每公顷16520斤。今年预计产量16000斤,总产值100万元。

37岁的博士马巍远离省会长春的亲人与名利,来到位于镇赉县嘎什根乡创业村的试验站,在远离人烟的耕地旁,试验站小楼里只有实验设备和马巍长期坚守在这里。他独自动手做实验、种植土豆、养殖螃蟹,做简单的饭菜;独自潜心研究,不畏风雨与严寒酷暑。

通过他两年时间的不懈努力,这个在全省唯一投入使用的试验站,在改良重度盐碱地变高产良田上先行一步,成效显著,为助力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插上科技的翅膀。

在1988年至2021年的33年间,吉林省农业科学院老中青三代科技人员就以科技与政府紧密结合、科技与生产紧密结合、专家与农民紧密结合,在生产中进行科技攻关,在实践中进行技术推广的新模式,形成了科技创新与技术推广同步,科研紧密为生产服务的新模式。通过以稻治涝、以稻治碱、以稻致富等科学技术让嘎什乡彻底改变了贫困落后面貌。并通过科技示范推广,实现了镇赉县水田从无到有,从低产到高产,从高产到优质的重大转变。镇赉县如今已成为全国水田大县,全省第一水田大县。今年风调雨顺,喜获丰收,连创佳绩——镇赉县粮食产量实现13连增,水稻面积为145万亩,预计产量为95万吨。

1985年以前是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水稻所在镇赉县盐碱地改良的探索阶段;1985-1993年是改良种稻开发初期,1988年底,研究所派4位水稻专家长期驻守嘎什根乡开展科技试验示范工作,为改变这里长期依赖种植玉米大豆发展种植业的局面奠定了基础,为发展水稻种植产业做出了积极贡献。第一代科技人员李学谌、郭晞明、隋鹏举和赵国臣,改良轻度苏打盐碱地,通过旱改水,实现“以稻致富,以稻治碱”;1994-2003年是改良种稻品种更新期,2008-2012年是改良种稻超级稻阶段,针对已改良的中轻度盐碱地以产量提升为主,超级稻品种吉粳88的成功育成。赵国臣率领侯立刚等作为第二代科技人员在老稻田上重点示范推广“水稻优质、高产、抗病综合配套栽培技术”。4年共示范推广水稻优质、高产、抗病综合配套栽培技术50万亩,产量指标由2008年前平均亩550公斤,增至2011年平均亩产600公斤,亩增产50公斤;共示范推广20万亩中熟和中早熟品种;2012年至今针对已经改良的盐碱地从产量向优质米提升。第三代人侯立刚率领齐春艳、刘亮、马巍和刘晓亮等青年专家针对重度盐碱地,以物理改良和生物改良技术为主,构建合理水田耕层。提出良种+良田+良法的盐碱地改良新技术,研制了以火山岩和生物菌为主体的高效盐碱地改良剂、水稻育苗基质、板式床土以及盐碱地专用低温发酵菌剂。

通过总结30多年盐碱地改良经验,提出了以“深厚耕层+肥沃耕层+降障除碍”的合理耕层构建技术体系。2019年吉粳816在镇赉试种成功,次年种植面积近30万亩;今年试种优质食味水稻新品种吉粳830和吉粳561,水稻所周广春所长牵头的国家现代水稻产业技术体系大兴安岭南麓水稻科技扶贫工作,连续三年在嘎什根立新村示范推广吉粳816,扶贫成效显著。


原文链接:






版权所有: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 技术支持: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
联系地址: 吉林省长春市生态大街1363号   邮  编:130033
联系电话:0431-87063030   传  真:86-0431-87063028
ICP备案号: 吉ICP备0900351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