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院所新闻→媒体报道
吉林日报 现代“神农”的创新脚步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15-12-24

         现代“神农”的创新脚步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发展纪实
                      本报记者孙翠翠 通讯员岳玉兰

  核心阅读

    斑斓壮阔的黑土地上,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是最动人的欢歌。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在党的兴农政策基础上,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切实发挥推进农业科技创新的主力军作用,切实发挥推进农业科技体制改革的示范引领作用,切实发挥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龙头带动作用,切实发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科技支撑作用,切实发挥推进农业农村工作科学决策的参谋智囊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新一届领导班子成立以来,带领科技人员和全院职工解放思想、振奋精神、直面挑战、锐意进取,提出新战略,采取新措施,激发新活力,取得新成绩。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因“农”而流光溢彩,因“农”为国家作出重大贡献,为自己争得荣誉,为我省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伟大事业交出浓墨重彩的新答卷。

    新挑战:新常态下科技创新遇难题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是一所具有悠久历史、深厚文化积淀、丰硕科研成果和创新人才优势的科研机构。百年历史,筚路蓝缕,历尽沧桑。经过几代农科院人艰苦创业、薪火相传,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从一个仅有100余人的试验场,如今已发展成为拥有职工1187人、15个专业研究所的以应用研究为主,兼顾应用基础研究和公益性科技工作的综合性农业科研机构。2004年,省政府与中国农科院依托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共建“中国农业科技东北创新中心”,为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的发展注入新活力。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农村改革进入深水区,农业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农业科技创新也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农产品提价遇到了两个“天花板”:一是玉米、大豆市场价格明显高出国际市场,再提高保护价格没有空间了;二是近年来,国家对玉米、水稻的生产补贴和价格支持已经接近“黄箱”补贴上限(WTO“黄箱政策”规定不超过8.5%)。同时,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两个“红灯”:一是农业环境污染严重,二是资源压力明显加大。

    这是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大背景,也是农业发展的大环境。2014年7月,院长、党委书记吴兴宏走马上任,新一届领导班子组建之初,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创新平台资源共享问题没有彻底解决,所自为战、各自为战的现象普遍存在;权威专家严重不足,人才“断层”的矛盾比较突出;品种研发组织形式、分配制度不适应商业化育种的需要,亟待改革;技术推广手段滞后,能力亟需提升……

    农业科技创新工作正处在关键的历史节点,正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在剧烈的变革和激烈的竞争中,抓住机遇,迎难而上,在改革中抢先占位,把握主动。

    新思路:科技创新支撑现代农业发展

    新常态下经济的最大特点是速度“下台阶”、效益“上台阶”。实现新常态下的大发展主要路径是创新驱动,激发创新活力的路径主要靠深化改革。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要坚定不移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尽快转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注重提高竞争力、注重农业技术创新、注重可持续的集约发展上来,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在2014年12月举行的全省经济工作会议上,省委书记巴音朝鲁和省长蒋超良对我省农业转方式、调结构做出了全面部署,强调要立足我省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加快推进农业由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由一产主导型向一二三产融合型转变。

    这为农业科研工作提出了新课题、新要求。新一届领导班子审时度势,全面分析吉林省农业科学院面临的形势与任务,面对的机遇和挑战、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制定了省农科院的发展思路:

    适应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要求,作为驱动农业发展的科技,必须适应这种转变,必须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及时调整科研方向和任务。科研工作的注意力必须向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方向聚焦,必须向节水、节药、节肥、节力的方向转变,必须向数量、质量、效益、生态、安全并重的方向转变,必须向低成本、高效率方向转变。

    作为省级农业科研单位,在人才队伍建设上,要凝聚、培养和造就科技领军人才、学科带头人,激发他们的创新激情,加快形成一支适应深化改革发展新形势需要的创新型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在科研任务上,要加强农机研究,为小生产向大生产转变,推进生产组织现代化提供技术支撑;要在建设循环农业、生态农业、低碳农业示范区上做文章;要在推进免耕、深松、轮作、宽窄行、高留茬、秸秆还田、农业可再生资源循环利用等实用技术研究、推广上有所作为;要扩大附加值高的农畜产品精深加工研究、生产标准化研究,为打造系列名牌产地和名牌产品作出应有的贡献;要强化技术示范与服务功能,以推动实现农业生产组织现代化、农业科技现代化、生产方式现代化、经营管理现代化、农业服务现代化。

    新机制:改革创新破解积淀的矛盾和问题

    针对现行科研体制存在的问题,为适应国家科技体制改革的要求,提升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攻关能力,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经验,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新一届领导班子用创新的胆识,创新的作为,创新的思路,加快推进科研体制创新的步伐。

    实施人才战略,构建创新团队。近年来,省农科院立足“人才兴院”,先后实施了人才“双百计划”,启动优秀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实行“导师制”,不断加大人才引进与培养力度,形成了人才回流和人才聚集效应。目前,全院形成了以近310名硕士、167名博士为基本骨干的近900人的科研队伍,其中高级研究人员已达401人。

    2015年初,为解决各自为战,力量分散、资源利用低、育种效率低问题,以实现“多出品种、出好品种、出大品种”为战略目标,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以玉米、水稻两大主要作物育种为突破口,在全国农业科研单位中率先打破了院内学科、专业、课题组等界限,聚集相关研究所和相关企业等研究力量,按照商业化育种模式组建了“集团军化”玉米科研创新团队和水稻科研创新团队。团队由首席科学家、核心决策层、技术研发组三个层级构成,实行首席科学家负责制,各层级专家组成“金字塔式”运行模式。由省农科院副院长、国家二级研究员罗振锋和省农科院聘请的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北方粳稻专家陈温福分别担任玉米和水稻两个科研创新团队的首席科学家。

    加快推进运行机制创新。建立以团队建设为主导的岗位管理体系,引导科技人员团结协作、协同创新;建立依据岗位性质、实际贡献确定待遇的绩效考评体系。为调动全院科研人员积极性,释放创新活力、增强创新能力、提高创新效率。在科研机制创新上,贯彻落实中央和省里相关政策,将成果转让净收入的70%一次性奖励给完成人或团队,将育种家单品种纯利润提成比例由5%提高到20%,或者按销售量提0.2元/斤-0.3元/斤,上不封顶,直至品种退出市场。当前,省农科院正在不断完善现有联合攻关团队运行机制和以科技人员激励为导向的分配机制。

    加强合作交流,坚持协同创新。近年来,省农科院坚持开放办院原则,以我省农业农村发展重大科技需求为导向,把加强科技合作,提升科技创新和转化应用能力作为全院工作的重中之重。

    ——加强与农业发达国家科研机构的合作,快速补齐我省农业科技创新短板。2015年,抓住“一带一路”战略,与俄罗斯、白俄罗斯、澳大利亚和美国等开展了玉米秸秆还田、动物能量代谢、玉米育种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其中研究的单倍体规模化育种方法获得重大突破,该研究水平达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

    ——加强与“国”字号涉农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围绕我省现代农业建设的重大科技需求,就育种、耕作、栽培、植保、加工、能源等领域不断扩大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等单位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形成稳定持续的合作关系。

    ——加强与国外大型企业和国内大型央企的合作。在研发领域,积极推进与具有研发创新实力的国际一流企业开展合作,借鉴其全球领先的技术和管理经验,通过交流种质资源、引进重大技术、共建国际合作实验室等途径,快速提升主要农作物品种研发能力。在市场开发领域,积极发挥大股东职能,将吉农高新打造成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种业集团,积极推进与具有市场开发实力的国内一流的国有企业合作,借助其品牌和市场开发优势,快速打开省农科院品种在东北地区尤其是吉林省的市场渠道,迅速提升“吉字号”品种市场占有率。

    ——加强与省内相关涉农单位的合作,快速提升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能力。年初,与吉林油田农业开发公司共建吉林省现代农牧业综合示范园区,对主要旱田作物种植、蔬菜大棚、农产品加工、土地治理、畜禽养殖、果树种植、农业信息等产业项目按照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式进行了科学规划和设计,目前,已争取到国家农业部“黑土地保护治理”项目9000万元的经费支持。同时,省农科院加强与地方政府合作,建设吉林省东部(永吉)、中部(公主岭)、西部(宁江区)循环农业科技示范区,同时逐步扩大综合试验示范基地和试验站的数量和覆盖范围,为实现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双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省农科院作为全省农业科技创新主力军,新机制充分调动了高端人才聚集,调动了科技人员的创新积极性,快速提升了全院科技创新能力和科研成果转化,激发了事业发展的活力和潜力。

    新成就:新技术捷报频传科研成果丰硕

    省农科院从发展优质高效农业大局着眼,发挥科研优势,大力开展自主科技创新,不仅加大研究开发科技含量高的农业技术,同时注重研究实用型科技成果,让科技为农民造福。

    项目支撑,创新加速,成果产出能力显著提升。“十一五”以来,省农科院承担国家和省(部)级各类项目1532项,项目经费总额9.48亿元;获奖成果187项,其中,国家级奖励5项,省(部)级等科技奖励182项。鉴定(验收)成果582项;授权专利131项;发布标准84项;审(认)定动植物新品种327个;植物新品种权101个。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591篇,出版论著170部。

    其中,“吉林玉米丰产高效技术体系”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创建了春玉米超高产栽培技术模式,连续4年实现亩产吨粮田,创造了春玉米区雨养条件下亩产1216.6公斤的全国最高产量纪录。累计示范推广1.2亿亩,增产玉米79.25亿公斤,增加经济效益72.68亿元。近年来,基于区域生态特点,相继提出了一系列集技术先进性与实用性于一体的春玉米(超)高产栽培技术模式。2014年,在全省三大生态类型区全面刷新玉米超高产纪录。2015年,在全省示范推广的半干旱区玉米“一增双节”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模式,有效解决了秸秆还田难、土壤肥力下降、普通地膜污染、水肥利用效率低等问题,成为目前我省西部粮食增产的重大技术需求,对建设我省生态农业、绿色农业、科技农业具有深远意义。

    “大豆杂交种的创制与应用”获中华农业科技奖一等奖。在世界上首次将杂种优势应用于大豆生产。育成首批适宜东北大豆主产区种植的杂交种,其中,杂交豆5号制种产量稳定超过80公斤/亩,目前已进入商业化运营阶段,杂交大豆累计种植面积超过5万亩。

    “黑土资源可持续利用技术体系”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针对黑土目前存在的退化问题,提出了“有机—无机配施”增碳机制,解决了黑土区有机质更新问题;结合土壤肥力特点、通过良种良法配套,形成黑土可持续高效利用模式,整体研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育成的“新吉细毛羊”通过国家畜禽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是国内唯一达到国外同类细毛羊水平的细毛羊品种,羊毛主体细度66支纱-70支纱,部分高达80支纱,是毛纺企业生产高档精纺毛织品的原料。该项成果荣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松辽黑猪”是我省首个通过国家审定的猪品种。2014年被农业部列为主推品种。自培育以来,得到广泛应用,省内及省外多家大型养猪企业及养猪户饲养松辽黑猪。目前,在我省已经完全覆盖,主要分布于我省中部及东部山区。外省市推广至北京、山西、河南、天津、辽宁等省、市地区。近年来,松辽黑猪产品以其优质风味的特点,得到了市场的认可与青睐,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目前占全国市场83%,销量每年以65%的速度增长。统计数据显示:近五年,我省共出栏松辽黑猪系育肥猪50余万头,实现产值7.03亿元,纯利润达2.03亿元。

    “玉米螟生物防治技术”,吉林省政府主推的重大农业技术。利用“松毛虫赤眼蜂”防治玉米螟,防效65%以上;利用广谱性微生物杀虫剂“白僵菌”在春季玉米螟活动前喷施白僵菌菌粉,使玉米螟在活动时接触上白僵菌感染致死,从而消灭玉米螟发生的虫源,降低玉米螟种群基数,减少玉米螟的田间危害,年推广面积3500多万亩。

    新追求:把农业科技论文写在大地上

    “把农业科技论文写在大地上”,这一创新理念已成为省农科院新时期科技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的共识。

    省农科院在强化科技创新的同时,十分注重成果的示范推广应用,牢固树立“科研以产业发展和生产需求为第一需要”的科研理念,以农业产业需求为导向,从农民的实际需要为出发点,贴近土地,了解农民,让省农科院的科研接上地气,课题来自生产一线最迫切的需求,成果一出,迅速应用,将田间地头作为永远的实验室。据统计,省农科院每年有150余项农业科技成果技术在生产上应用,年新增经济效益40亿元以上,应用技术类成果转化率达到60%以上。

    东方风来满眼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在全院上下实现“十二五”完美收官和“十三五”良好开局之际,省农科院将以奉献“三农”为宗旨,以农业科技创新为己任,紧紧围绕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深化改革、创新驱动,发挥“三个优势”,推进“三个创新”,实现“五个新突破”,积极开创工作新局面,努力在全省农业转方式、调结构、增效益,推进新型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发挥更大作用,作出更大贡献。

版权所有: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 技术支持: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
联系地址: 吉林省长春市生态大街1363号   邮  编:130033
联系电话:0431-87063030   传  真:86-0431-87063028
ICP备案号: 吉ICP备0900351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