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院所新闻→媒体报道
吉林日报 “粮豆双收”共赢新未来 ——省农科院示范推广大豆玉米间作技术纪实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13-12-02
2013年11月8日 吉林日报 第11版 本报记者李双艺


  省农科院专家在农安县大豆玉米带状间作试验示范田里查看大豆玉米的生长情况。                         本报记者李双艺摄
  一块地同时种玉米和大豆,双双丰收,这可不是什么天方夜谭,而是记者日前在农安县采访时亲眼所见的景象。眼看着收获后留下的金黄色玉米秆和大豆秧高低交错,靠山镇东排木村于成春高兴地告诉记者:“通过进行大豆玉米间作的科学种植,我这1公顷多地打了1万多公斤玉米和1000多公斤大豆,主要是额外收获了1000多公斤大豆,增加收入5000多元。”
  为了振兴大豆产业,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探索出大豆玉米带状间作技术,有效解决了我省作为粮食主产区玉米、大豆“争地”矛盾,在保证玉米稳产高产的同时,恢复大豆生产,达到每公顷土地还可额外收获大豆1100公斤以上,相当于单种大豆一半的产量,让我省农民感受到科技致富的喜悦,为推动我省大豆产业的发展找到了一条新出路。
  大豆种植面积锐减引关注
  大豆是关系国计民生的作物,我国大豆自产严重不足,2012年我国大豆自给率不到15%,产需矛盾尤为突出,超过安全警戒线。而近年来,我省作为大豆主产区,由于种植大豆的比较效益低于玉米,致使大豆种植面积急剧下降,由此,我省失去“大豆之乡”的美誉,逐步成为“黄金玉米带”。
  据记者了解,现在我省很多种植大豆的农民都已转向种植玉米和水稻,“如果按玉米市场价每斤1.00元计算,每公顷产1万公斤没问题,每公顷的收入就有2万元。而大豆每公顷的产量只有2500公斤,按每斤2.20元计算,每公顷收入也就1万多元,种植成本方面,两种作物差不多。这样算下来,一公顷玉米的收入相当于近两公顷大豆的收入。”于成春向记者详细地计算了两种作物的种植效益。
  在如此大的收入差距下,农民抛弃大豆种植玉米就是自然而然的选择了。
  “现在清种大豆不挣钱。对于我们农民来说,不调整种植结构根本就不行。”于成春这样对记者说。
  而之所以大豆和玉米、水稻之间的种植效益出现如此大的差距,则是和近年来国家不断提高玉米、水稻、小麦等几个主要粮食品种的最低收购价密切相关。现在这几个品种的最低收购价格都已经达到每斤1.00元。而国产大豆的价格由于要被动地和进口大豆价格衔接,又没有国家最低收购价政策的保护,相比其他品种,种植效益已经显得十分低下。
  省农科院大豆研究所研究员刘宝泉说:“采用种植结构调整方法,扩大大豆种植面积,提高大豆自给能力,势必挤占玉米种植面积,减少玉米产量,二者‘争地’矛盾突出,影响国家粮食安全保障,是不符合国情的。”
  可以想象,如果东北不种玉米,我国的粮食安全就没有了保障。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必须探讨新的途径。要恢复大豆生产,必须要服从玉米优先的原则。在不减少玉米总产的情况下,保障大豆供给。所以,采用依靠大豆玉米间作模式来恢复我国大豆生产受土地数量的限制是有效途径。大豆玉米带状间作技术的研究,正是以保证玉米产量,恢复大豆生产为目标,同时可以保护土地的再生能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土地合理利用产出多重效益
  近年来,针对我省玉米占绝对主导地位,大豆生产不断萎缩的局面,省农科院专家转变思路,利用大豆、玉米株型育种成果,构建间作组合,在保证玉米稳产高产的同时,还可额外收获大豆,研究出了大豆玉米带状间作技术,并在试验和示范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和有益的探索。
  “该技术在保证玉米高产、增产的同时,可有效解决玉米、大豆‘争地’矛盾。”刘宝泉介绍,2010年以来,我们通过在全国产粮大县农安县和公主岭市等地试验和示范,套种玉米大豆比清种玉米实现玉米增产1.5%-6.5%。此外,平均每公顷间作还可额外稳定收获大豆1100公斤,最高产量为1150公斤。
  与传统耕种相比,套种玉米大豆还能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约资源,让“1+1>2”。据刘宝泉介绍,大豆玉米带状间作技术有三点好处:增加产量、提高效益、培肥地力。
  大豆玉米带状间作技术是采用玉米与大豆2:2带状间作模式,玉米保持与单位面积清种株数相同,最大限度发挥边际优势,充分利用大豆玉米形态、生理差异互补,光能有效利用。实现玉米大豆带状间作套种,年际间交替轮作,达到适应机械化作业、作物间和谐共生的一季双收种植模式。刘宝泉说:“这种技术首要保证的就是玉米稳产高产,如果连玉米产量都保证不了,它就没有意义了。在这基础上每公顷土地还可额外收获大豆1100公斤以上。”
  “大豆与玉米套种,既不会与玉米‘争地’,又不会与玉米争肥,同时,玉米还能为大豆遮阴,两者共处还能为农民增加收入,实现土地的集中合理利用。这可真是一块地产出多重效益啊!”刘宝泉感叹道。
  由于多年玉米连续重茬种植,大量施用化肥,导致土壤板结、地力下降,种植成本不断加大,玉米增产难度增加,玉米种植经济效益增速缓慢,种植土壤环境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刘宝泉说:“大豆玉米带状间作技术可使土壤流失量和地表径流量明显减少,同时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而且由于大豆是固氮作物,在生产过程中施肥少,对土地的污染也少,可以改善土壤质量,培肥地力,更有利于实现土地的可持续利用。”
  大豆玉米带状间作技术也给农民们带来了惊喜。农安县靠山镇东排木村党支部书记赵海涛介绍说,今年春天,省农科院专家刘宝泉来到他们村召开了大豆玉米带状间作技术培训现场会,刘宝泉从间作模式、品种的选择、大豆玉米种植密度、施肥、除草剂使用等大豆玉米带状间作主要技术环节进行了详细讲解,还无偿农民提供间作大豆种子100公斤。通过培训,16户农民对此项技术产生兴趣,要求参加示范,使原计划6公顷的示范面积,增加到10公顷,今年秋天也取得了玉米、大豆双丰收,农民增收效果明显。“我们村已经是第二年进行大豆玉米间作种植了,去年是试验,今年是示范,明年要大面积推广。”
  今年58岁的于成春,平时就对农业科技情有独钟。他告诉记者:“今年春天,省农科院专家在我们当地培训大豆玉米间作技术,听了很感兴趣,我就找到农业专家报了名,省农科院还无偿向我们提供了大豆种子。”
  于成春往年一直种自家的3公顷水稻,为了示范这种新技术,他还特意包了1.2公顷旱田专门种植大豆和玉米,一年下来,通过省农科院专家手把手地指导,取得了不小的收获,“我这1公顷多地打了1万多公斤玉米,主要是比临近相同的地块还额外收获了1000多公斤大豆,能多得5000多元钱。”于成春笑着说:“不少人看到我种地出效益了,打算明年也要这样种。”
  大豆玉米带状间作技术得到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大豆改良中心首席科学家盖钧镒的认可。去年8月,盖钧镒专程来到公主岭市,就大豆玉米带状间作试验示范田进行了实地考察。盖钧镒认为,大豆玉米带状间作种植技术,在实现玉米、大豆双丰收的同时,对于有效保护耕地、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效果明显。他在机械化播种、收获、栽培等方面进行了指导并给予了充分肯定,称带状间作效果显著,发展空间巨大,前景十分广阔,在吉林大有可为。
  亟待政策扶持实现大面积推广
  近两年,随着大豆玉米带状间作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其经济效益高、生态效益好、社会效益突出等优势日益显现,深受农民的喜爱,我省大豆种植面积和产量节节攀升,推广面积逐年增加。
  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大豆产量低、生产上不集中、不成规模,一直被视为“低产小作物”、“小杂粮”,未能从主要作物的角度去制定大豆的发展规划,从而限制了这种新模式、新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应用。目前,我省大豆玉米带状间作种植,也处于自我发展阶段,亟待政策扶持,实现从小面积示范到大面积推广的转变。因此,刘宝泉建议,发展大豆玉米带状间作技术应采用“政策扶持、经费保证,两优先,两结合”的策略,即实施大豆玉米带状间作技术补贴政策;加大研究推广经费投入;优先解决生产应用问题,辅以相应的应用性基础研究;优先研究主体模式,辅以各区域特色模式研究;产业体系内和产业体系外相结合;试验研究与示范推广相结合,从而快速推进大豆玉米带状间作技术的发展。
  要实施大豆玉米带状间作技术大豆良种和技术补贴政策。现阶段,我省农民享受了良种补贴政策,而间作大豆没有任何补贴。为了提高间作大豆良种覆盖率和单产水平,实现间作大豆标准化生产,有必要实施间作大豆良种和技术补贴、最低保护价收购和尽快实现机械配套等政策,以保护和调动农民进行大豆玉米带状间作种植的积极性。
  同时,要加大宣传力度,大力宣传大豆玉米带状间作技术增产增收、保持水土、培肥地力、充分利用光能及提高复种指数等优点,提高政府对间作大豆的重视程度和农民的认知程度。
  在采访中,正在积极示范推广该技术的刘宝泉告诉记者,今后他希望能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加大大豆玉米带状间作技术的培训和示范推广力度,让更多的农民看到大豆玉米间作效益,让这项技术早日在解决“三农”问题上发挥应有的作用。
版权所有: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 技术支持: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
联系地址: 吉林省长春市生态大街1363号   邮  编:130033
联系电话:0431-87063030   传  真:86-0431-87063028
ICP备案号: 吉ICP备0900351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