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党群工作→党建研究
全方位解读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13-12-08

  十八届三中全会于12日下午在北京闭幕。为期4天的全会听取讨论了习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会公报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等十五个方面论述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方向和路径,用“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等“三个解放”表明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心和信心。全会公报既承继了35年来改革开放的历史逻辑,又不乏新的视角和立意。

  九处新提法

  一、“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二、“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三、“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

  四、“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科学的财税体制是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保障”

  六、“改革税制、稳定税负”

  七、“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

  八、“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

  九、“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

  七大新意

  一、改革总目标设置新

  新,首先体现在改革总目标的设置上。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并提出了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时间表。

  二、市场角色全新定位

  公报中,特别强调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而此前的表述,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两字之差,区分出来的是对政府和市场关系的新定位。市场起决定性作用的表述,更加强调市场作为资源主要分配者的地位,其中隐含的强调信号是,政府应该习惯于做市场仲裁者的地位,习惯于在公共服务领域担当主要供应者的作用,为民生托底。除非市场失灵,政府理应管住“闲不住的手”。在公报中,对此多有论述。比如,“形成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消费者自由选择、自主消费,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现代市场体系”,“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等,指向的都是市场的决定性作用。

  三、对法治的高度强调新

  在建设什么样的政府上,公报提出了“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的方向;在如何建设法治中国的问题上,公报提出了“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健全司法权力运行机制,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的操作路径。

  四、对教育、就业创业、社会保障、医药卫生等民生领域改革的态度新

  公报将这些领域的改革,描述为“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三个“最”,既表明了对民生问题的持续关注,也体现出了改革的创新。比如,在教育领域的改革,使用了“综合改革”的字眼,这实际上拓展了教育改革的范畴。可以展望,这不仅意味着基础教育、义务教育要强化履行政府的法定义务,还意味着技能教育、高校教育将向更加注重教育规律,注重创新的模式转变。

  五、对于城乡二元结构弊端的表述新

  公报认为,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因此,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要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

  六、提出“建立现代财政制度”

  公报指出,“通过完善立法、明确事权、改革税制、稳定税负、透明预算、提高效率,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这为处理好央地关系,提高科学调控水平指出了路径。

  七、对建立生态文明制度的空前强调新

  生态文明建设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集中体现了当前发展模式中的主要矛盾。一方面,是GDP数据的快速增长,另一方面,则是大气、江河海洋、土壤土质的大面积恶化。这种趋势发展下去,不仅GDP增长的成果都将被吞噬,而且将影响到当下和未来公众的基本生存权。建立生态文明制度,既意味着对此前就已提出的“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的继承,也意味着一系列新的制度优化的开始。

  十五个改革部分要点

  一、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

  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

  三、加快转变政府职能

  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

  优化政府组织结构,提高科学管理水平

  四、深化财税体制改革

  完善立法、明确事权、改革税制、稳定税负、透明预算、提高效率,建立现代财政制度

  五、城乡发展一体化

  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

  六、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放宽投资准入,加快自由贸易区建设,扩大内陆沿边开放

  七、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

  推动人民代表会制度与时俱进,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发展基层民主

  八、推进法治中国建设

  维护宪法法律权威,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

  九、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

  构建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体系,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十、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

  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文化开放水平

  十一、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创新

  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十二、创新社会治理体制

  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体制,健全公共安全体系

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

  十三、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

  十四、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

  深化军队体制编制调整改革,推进军队政策制度调整改革,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十五、加强和改善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

  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

  要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相关点评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原科研部主任许耀桐: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是十八届三中全会急改革之所急,成立的协调改革的机构,负责改革的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研究员张立群:改革现在进入深水区,必须对改革面临的严峻形势作清晰的判断。我们看当前的改革,要从两面看。一方面,改革具备了相当的基础。改革各个方面的条件,包括经济社会的发展,包括对各方面改革的认识,也包括各方面改革的系统性梳理,现在都具备了相当的基础。另一方面,也要看到全面深化改革确实要攻坚,要面对多方阻力。全面深化改革更多转向强调责任,包括各类经济活动、经济行为的责任,包括各种行政行为、各种司法行为所应当承担的责任。这必然会涉及各个相关方的基本利益。再加上收入分配的改革,可能会涉及更多方面的利益。我觉得在此前提下,十八届三中全会表现出空前的勇气和决心,在改革目标上提得非常清晰,在改革重点上提得非常清晰,而且现在还有相应的组织保障。所以在这个背景下,我想改革确实进入到取得实质性重大突破的历史时刻。

  陕西省社会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石英:十八届三中全会回应了群众最关注的根本性问题,破解了改革的难点及重点。最大的亮点就是改革,“改革”作为本届三中全会的关键词,出现频率最高;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一直是主旋律,这次出现在公报里面,应该说是更加全面、系统、整体的部署、协调,可以看出这次改革的力度是空前的。

  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宋世明:每次三中全会都承担着独特的历史使命,这次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历史使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个独特的历史使命:确定的全面改革,也就是五项改革实际上是为五个建设提供体制支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所以再也不能单打一了,它是五个改革支撑五个建设,并且是一体化。第二个独特的历史使命:中国的转型期不能无限地拉长。今年是2013年,离2020年满打满算七年多,时间不等人,所以中国的转型期不要无限制地拉长,中央进行全面部署、系统推进,使各方面的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人民日报:改革是复杂的系统工程。当改革打响攻坚战,迫切需要把顶层设计和基层创新结合起来,在摸石过河中把握规律,在统筹规划中推进改革。强调顶层设计,是改革的大局观。尊重基层首创,是改革的群众观。“摸着石头过河和加强顶层设计是辩证统一的”,十八大以来,上与下的呼应,最大程度聚合着改革正能量,激发了中央和地方、政府和社会的积极性创造性。 

版权所有: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 技术支持: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
联系地址: 吉林省长春市生态大街1363号   邮  编:130033
联系电话:0431-87063030   传  真:86-0431-87063028
ICP备案号: 吉ICP备09003510号-4